日期:2022-10-20 15:07:13 來源:
三十四、實現“五個更加”目標
1.責任體系更加完善。堅決落實黨的全面領導,壓緊壓實黨委(黨組)主體責任,構建黨委(黨總支)書記履行第一責任人責任,班子成員履行“一崗雙責”,組織部門牽頭抓總,其他部門協同聯動,邊界清晰、任務明確、協同高效的基層黨建責任體系。
2.組織體系更加健全。按照上下貫通、執行有力的要求,推動各領域基層黨組織應建盡建,提高覆蓋質量。規范組織設置,理順組織關系,健全運行制度,實現“超大”黨支部、“僵尸”黨支部、“空殼”黨支部基本清零。
3.重點改革任務成效更加明顯。落實黨委書記、董事長“一肩挑”與領導班子“雙向進入、交叉任職”領導體制,落實國有企業“黨建入章”。
4.基層基礎保障更加穩固。著力破解基礎保障不到位的“老大難”問題。落實黨組織陣地建設“六有”標準,落實國有企業黨建、黨員培訓經費納入年度預算,按規定黨務干部。
5.黨員教育平臺更加智能。緊跟農墾集團“智慧黨建”平臺建設,融入壯美廣西黨建云。
三十五、“七個”行動措施(全區)
1.實施“明責盡責”行動。圍繞實行清單管理落細職責、推動領導帶頭履責、強化基層黨建考責問效,分級分領域制定基層黨建工作責任清單,將黨委(黨組)及其書記、班子成員的職責具體化,建立“黨委(黨組)領責、書記領銜、班子成員領辦”制度,每名班子成員認領年度基層黨建重點任務,帶頭抓工作推進、抓問題整改,改進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,推動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向村(社區)、機關事業單位、國有企業、學校、公立醫院、科研院所等領域延伸。
2.實施“強優組織”行動。排查整頓基層黨組織設置,規范基層組織運行運轉,深化黨支部達標創優,提升新興領域黨組織建設。全面摸排各領域基層黨委、黨總支部、黨支部設置情況,嚴格按章規范基層黨組織設置和黨組織委員配備,解決“超大”黨支部、“僵尸”黨支部、“空殼”黨支部、超職數配備黨組織委員、支委會應設未設等問題。全面推動國企和國有控股企業“黨建入章”,全面推行黨組織領導下的公立醫院院長負責制,積極審慎落實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,加強鄉鎮和城市社區醫療衛生機構黨建工作。開展城市社區、居民小區、學校、公立醫院、科研院所等領域基層黨組織評星定級,制定農村星級黨組織管理辦法,抓好星級評定結果的運用。組織實施互聯網企業黨建工作三年行動計劃,加快物流快遞行業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。
3.實施“頭雁提升”行動。選優配強基層黨組織帶頭人,開展換屆工作“回頭看”,實施支書業務大學習大比武,加強基層黨組織書記監督管理,啟動并分3年完成對村(社區)黨組織書記的任期經濟責任審計。
4.實施“先鋒培育”行動。加大在產業工人、青年農民、高知識群體、大學生和兩新組織從業人員中發展黨員力度,抓好0—20公里邊境村發展黨員工作,對各領域黨支部組織生活開展情況進行全面體檢,推行“第一議題”制度,開展黨員組織關系集中排查。
5.實施“數字賦能”行動。加快基層黨建工作信息化建設,建好壯美廣西黨建云,完成“八桂先鋒”平臺整合,積極推動黨建信息化平臺與政務服務、社會治理等平臺互聯互通,推進“黨建+”數字化融合。
6.實施“保障落實”行動。以縣為單位強化力量和經費保障,全面完成鄉鎮(街道)、村(社區)黨群服務中心建設,加快推進鄉鎮“五小”項目和干部住鎮周轉房建設,建立完善鄉鎮(街道)職責準入清單和村(社區)事項準入清單,加快清理規范鄉鎮(街道)工作“一票否決”事項,落實中央、自治區黨委容錯糾錯有關規定,精準審慎、依規依紀問責,正確對待、合理使用影響期滿、表現突出的被問責和受處分干部。
7.實施“黨旗領航”行動。大力推進抓黨建促鄉村振興,深化“黨旗領航+”系列主題活動;深化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,推動人才下鄉、干部返鄉、能人回鄉,將黨組織建在網格上,引導各方力量進入網格、融入網格、包聯網格、發揮基層黨建在固邊興邊中的作用,推動資源和項目向邊境一線傾斜,進一步充實守邊固邊富邊強邊力量。
三十六、“六個”保障 (全區)
1.強化組織領導。各級黨委(黨組)要把“五基三化”攻堅年行動作為今年基層黨建工作的總抓手,認真履行主體責任。
2.精心謀劃部署。各級各領域黨組織要細化工作舉措,發揚改革創新精神,探索精準破解難題的措施辦法,以難題破解帶動整體水平提升。
3.實施項目化推進。建立工作臺賬,實行掛圖作戰,加強過程管理,一月一調度、一季一小結,確保各項任務全面完成。
4.加強指揮調度。自治區對各地各部門推進攻堅年情況進行指導檢查,并成立由退休(退二線)廳級干部領銜的基層黨建巡回指導組,加強一竿子插到底的調研指導。
5.完善制度機制。各地各部門要完善優化各項政策制度,確保基層組織建設有規可依、有章可循、有效管用。
6.加強宣傳引導。各地各部門要及時總結推廣好經驗好做法,大力宣傳群眾身邊的先進典型,營造大抓基層的濃厚氛圍。
上一篇:廣糖集團黨委落實基層黨建“五基三化”攻堅年行動應知應會(五)
下一篇:最后一頁